欢迎来到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

收藏本站|联系盛阳|网站地图

盛阳·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全国咨询热线:400-600-1061 (8:30am~17:00pm)

盛阳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盛阳资讯 > 盛阳新闻 >

高企申报常见未通过原因有哪些?及时规避!

返回列表 来源:盛阳专利 发布日期:2025-06-26 14:01:0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就像闯关游戏,很多企业明明觉得自己准备超充分,结果却收到 "未通过" 通知~要知道,近30%的企业首次申报都栽了跟头!但别慌~今天就手把手教你,让申报成功率蹭蹭涨!
高企申报常见未通过原因有哪些?及时规避!
高企申报常见未通过原因有哪些?及时规避!

1、未选择合适的技术领域进行申请

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技术领域选择不当是导致认定失败的常见原因。高企认定要求企业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常见问题:

● 企业核心技术不属于八大领域范畴(如传统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

● 对《高新技术领域》理解不足,未准确匹配企业技术所属的细分领域

● 领域选择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无法体现企业技术特色

● 申报材料中未能清晰阐述技术与选定领域的关联性

解决建议:

企业应深入研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结合自身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主要产品(服务)的技术特点,精准选择最适合的细分领域(如新材料领域中的"高分子材料"或电子信息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申报材料中需详细说明技术与领域的具体对应关系。

2、研发费用不能准确核算或不规范

 

研发费用归集是企业申报高企的"生命线",也是专家评审的重点关注内容。研发费用占比不达标或归集不规范是导致认定失败的常见原因。

常见问题:

● 研发费用未单独建账,与生产成本混淆

● 人员人工费用分配不合理(研发人员与非研发人员工资未区分)

● 研发材料费用缺乏出入库记录和项目对应关系

● 委托外部研发费用占比超过规定限额

● 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不达标

解决建议:

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辅助账,确保费用归集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配备专职财务人员负责研发费用核算,保留完整的原始凭证和项目对应关系。委托外部研发需签订正式合同,明确研发内容和费用明细。

3、高企申报数据与税务申报不一致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行"部门联合审查"机制,科技部门与税务部门数据共享,任何数据差异都可能直接导致认定失败。

常见问题:

● 企业年度纳税申报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与高企申报数据不一致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备案数据与高企研发费用数据不一致

● 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与税务申报报表关键数据不符

● 知识产权申请时间与企业研发项目时间存在逻辑矛盾

解决建议:

除了统计口径导致的差异,可以写情况说明之外,数据均应保持一致性。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财务、研发、人事等部门数据统一。在申报前进行全面的数据校验,特别关注研发费用、人员结构、销售收入等核心数据的一致性。保留所有原始凭证备查,确保数据可追溯。

4、研发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存疑

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但实际执行不到位,在专家评审中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导致认定失败。

常见问题:

● 研发项目立项文件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研发过程记录

● 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未真正实施

● 研发设备使用记录不完整,无法证明用于研发活动

● 产学研合作协议未实际履行,缺乏合作成果证明

● 研发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过程文件缺失

解决建议:

建立研发过程全周期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研发项目都有完整的立项、实施、验收记录。研发设备使用需建立登记制度,产学研合作需保留资金往来、人员交流、成果产出等证明材料。定期进行研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内部审计。

5、未及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是评审专家判断企业研发活动真实性的重要依据,未享受该政策可能被质疑研发活动真实性。

常见问题:

● 符合条件但从未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 仅部分年度申报加计扣除,缺乏连续性

● 加计扣除备案资料不完整,无法证明研发活动真实性

● 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归集范围与高企要求不一致

解决建议:

企业应每年按时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建立规范的备案资料体系。确保加计扣除的研发项目与高企申报项目对应关系清晰。如因特殊原因未申报,需提供合理解释并补充证明材料。

6、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高企评审的核心指标之一,要求企业近三年年均转化科技成果5项以上,许多企业在此项失分严重。

常见问题:

● 科技成果与研发项目对应关系不清晰

● 转化形式单一,缺乏销售合同、检测报告等多样化证明材料

● 科技成果转化时间与研发项目周期存在逻辑矛盾

● 转化成果的经济效益证明材料不足

● 同一科技成果重复计算

解决建议: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台账,每项成果提供多种形式的证明材料(销售合同、检测报告、用户报告、专利证书等)。确保成果转化时间与研发项目周期合理衔接。重点展示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新产品销售占比、工艺改进降本数据等)。

7、知识产权集中补充申报,且与主导产品关联性不足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核心要素,突击申请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低是常见失败原因。

常见问题:

● 申报前一年集中申请大量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类型单一(如全部为软件著作权)

● 知识产权与主要产品(服务)技术关联性弱

● 核心知识产权未获得授权(大量知产尚于受理阶段)

● 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低,无法支撑高新技术产品

解决建议:

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提前2—3年布局核心知识产权。确保发明专利等高质量知识产权占比不低于20%。在知识产权申请文件中明确体现与主导产品的技术关联性。避免集中申报,保持知识产权获取的连续性(近三年每年均有新增)。

总结与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提前1-2年进行规划和准备。通过对历年未通过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80%的失败原因都源于对认定标准理解不深入和日常管理不规范。

【相关推荐】

咨询热线

400-600-1061 (8:30am~17:00pm)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

服务热线:400-600-1061 (8:30am~17:00pm)

E-Mail:sale@zscqw.com

电话:0510-68880768/728-808

公司地址:江苏省无锡市经济开发区嘉业财富中心6-701

盛阳专利
版权所有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备案号:苏ICP备17031996号-3苏公网安备32021402000966